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三個臭皮匠」

 

    MIT I-95 試驗路堤邀請了七組專家,請他們對於試驗路堤的破壞高度做出預測,這個問題是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是很出人意外的在他們最佳預測的範圍之內卻沒有一組預測到實際土堤的破壞高度。然而他們七組最佳預測的平均值卻是一個相當接近實際破壞高度的結果。

 

    當我分享這個案例時,老友鍾詩嘉就講到這大概就是我們日常生活講的「三個臭皮匠」的智慧吧!不約而同的,同學梁文棣也談到了James Surowiecki的名著“The Wisdom of Crowds”,Surowiecki談的群眾是指相當多數而且未必受過專業訓練的一群人,他認為在四個條件下可以形成群眾的智慧:意見多元化、思考獨立性、分權系統化和集體做決策。

 

    我最關心的問題是,當我們面對一個有高度不確性的技術性或決策性問題時,一群(數人到數十人)專家是否能夠,而且如何能夠,得到一個最佳的結論。這個問題普遍存在在各個領域之中,在工程領域中災害事故原因的探討,重大災害後續的處理都是很常見的案例。

 

    當然有的專家能夠隻手解決眾人難解的疑惑,最出名的莫過於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 將一個O-ring 投入冰水中就說明了太空梭Challenger 失事的原因!但是絕大多數的例子不是這樣的,還是需要集眾人之力來解決。

 

    Prof. Gregory Baechen Prof. John Christian (Prof. John Christian不幸於65日病逝,在此也表達我對他的追思哀悼之意)曾經對如何取得專家對於 量化判斷機率”(quantify judgmental probabilities)的意見,提出了建議的步驟:

 

(1)大致決定所處理問題需要評估的不確定性。

(2)選擇一組專家,這些專家的專業領域包括了各種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性。

(3)在討論中再詳細的找出特定的議題。

(4)告訴專家們在做集體判斷時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可能的謬誤。

(5)讓各個專家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做出判斷。

(6)在一位有經驗的 ”facilitator”協助下,專家們進行討論,得到結論。

(7)詳細記錄下討論和得到結論的過程,再送回給專家們確認,而這個紀錄也是顯示出決策的透明程度並經得起日後的公評。

 

    這個過程實在很複雜,說實在的,我也不認為很容易做到。不過這再一次讓我們不要忘記 Daniel Kahneman 的提醒:不要輕信他人的判斷–包括專家的判斷和自己的判斷!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鍊」)

(判斷: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永續發展不只是環保節能!

        很多人一談到永續發展就想到 環境保護、節能減碳,事實上 永續發展涵蓋之廣,牽涉之多,遠不止於此,看看聯合國在 2015 年推出的 17 項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就可以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