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啟發法(heuristics)是個好東西

 

        

三個禮拜前我們談到「快思慢想」這本書中,有關heuristics (在這本書的中譯是捷徑”) 可能造成判斷上的錯誤或偏差。不過作者Kahneman也一再強調捷徑的用途和重要,只是「快思」(系統一)在需要的時候必須轉換成「慢想」(系統二)

 

    非常感謝我的兩位好朋友,陳道博士和趙曉周博士,提出了他們的看法,並且各自介紹了一本書給我,讀了之後,獲益良多。

 

    在看完許多資料之後,我覺得還是需要把”heuristics”做出一個定義,並且找出一個適合的中文翻譯。

 

    我認為Wikipedia做的定義倒也清楚明白:

 

    A heuristic (啟發法) , or heuristic technique, is an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or self-discovery that employs a practical method that is not guaranteed to be optimal, perfect, or rational, but is nevertheless sufficient for reaching an immediate, short-term goal or approximation.

 

    趙博士介紹我的是StanfordProf. G. Polya1945年寫的一本很經典的數學教學科普著作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他強調數學有兩個面向:一個就像歐幾里得幾何,是有系統的、嚴謹的,演繹的(deductive)科學;還有一面則是試驗的、歸納(inductive)的科學。啟發法的推理就是基於歸納與類比,我們運用啟發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Polya說明了啟發法在數學上的應用,但也強調啟發法的應用是有限制的,這點也是和Kahneman一致的看法。

 

    陳博士介紹我的是USC Prof. Eberhardt RechtinMark W. Maier合著的:The Art of Systems Architecting (2000)Rechtin整合了在通訊、航太、軟體工業的經驗,借用了土木建築的類比來說明如何建立起一個系統。比如說建造一個音樂廳,engineer-ing是處理可以量測,可以分析基於數學和其他科學的這一部分,例如結構分析;至於architech-ing 則是處理很難量化,不可測量,基於經驗的一部分,例如要如何配置表演場地和後台設施。engineer-ing是演繹的,比較接近科學;而architech-ing是歸納的,比較接近工藝(art)。啟發法就是Rechtin講的architech-ing,是包括了經驗法則、指引,傳統的智慧,甚至比喻和格言,Rechtin強調了每個領域的啟發法的內容和形式都不一樣,縱然都是用語言文字表達,但是能夠制式化和程式化(codify)則能更有效的發揮啟發法的功能!

 

    我會去研讀啟發法的目的是在探討工程師如何做出一個好的判斷。啟發法讓我覺得似乎有找到一個方向的感覺。我認為工程判斷的起點就是啟發法的實踐,而這些初步得到的看法若未經驗證就做成結論,那就淪於Kahneman書中講的偏差與錯誤;但是若能如Prof. R. V. Whitman講的“Engineer use analyses to help sharpen their judgment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ameter variations ”,用更嚴謹的分析與推論檢驗啟發法所得到的初步結論,反覆思辨,那麼工程師或許就可以得到一個經得起挑戰的工程判斷了!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鍊」)

(判斷: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永續發展不只是環保節能!

        很多人一談到永續發展就想到 環境保護、節能減碳,事實上 永續發展涵蓋之廣,牽涉之多,遠不止於此,看看聯合國在 2015 年推出的 17 項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就可以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