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Moneyball)的作者Michael Lewis寫了一本“橡皮擦計畫”(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這位暢銷書的作者怎麼會寫兩位心理學家的故事呢? 他講的是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的故事,大家比較知道Kahneman,他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也是暢銷書“快思慢想”的作者。當Kahneman得到了諾貝爾獎,他仍然認為這個獎項應該是他與Tversky共同獲得(當時Tversky已經過世,而諾貝爾獎不頒給過世的人)。他和Tversky的個性南轅北側,但是兩人合作、共同進行了一個又一個解開人類心智之謎的研究,他們兩個從相遇到合作,到晚年的關係生變,的確是個小說的好題材。
做學問有時是很孤單的,如果能夠有人一起討論、一起研究,是很有幫助的,更重要的是兩人互相激勵、互相扶持,讓研究得以長久的堅持下去!Kahneman和Tversky的故事最有意思的就是兩個個性極端不同的人可以長時間的合作,做出那麼驚人的研究成果!無獨有偶,我最近又發現了另一組這樣完全不同個性但又合作研究的學者:Robert Schlaifer和Howard Raiffa。
Sharon Bertsch McGrayne的“The Theory That Would Not Die”講的是Bayes Theorem 重新受到重視,改變了機率和統計學面貌的故事。Schlaifer最早是歷史學家,一輩子只上過一門統計的課,Raiffa是數學家,被稱為“Mr. Decision Tree”。Schlaifer和Raiffa個性完全不同,McGrayne的形容是“They were polar opposites”。Schlaifer把Raiffa找到Harvard
Business School,他們對於Bayes Theorem的研究應用在管理和經濟學,不僅改變了傳統數學家和統計學家的看法,也把Bayes Theorem帶進了各個領域,改變了世界。
我深信做研究時,找到好的合作夥伴是非常重要的事。我自己就受益於我的夥伴很多,我也鼓勵大家做研究時要有好的夥伴,好的團隊。
Tversky/Kahneman和Schlaifer/Raiffa的故事告訴我們:找好夥伴的重點在於志趣相同,但未必是個性相合 - 這恐怕也是一般人比較困難做到而會喪失一些寶貴機會的地方吧!
范仲淹有一篇“淡交若水賦”,說的真好:“如切如磋,自契激揚之義;同心同德,孰分清濁之姿”!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
(專業人士: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