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專業人士應該具備怎樣的「永續發展」素養 -參加國際工程聯盟年會(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Meeting, IEAM)有感

  

    國際工程聯盟 (IEA) 是一個促進工程教育相互認證 (accreditation) 和促進工程師流動性 (mobility) 使得工程師可以在會員國家和地區註冊執業的一個組織。IEA有關工程教育的部分由三個 “Accords”組成,我們的 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 是其中Washington AccordSydney Accord的會員;有關國際工程師認證和促進流動性的有四個 “Agreements”中國工程師學會(CIE)” 是其中APECIPEA的會員。

 

          我過去一年擔任IEA Governing Group的理事,我們討論最多的一個議題就是 “Graduates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GAPC)”,尤其是如何把永續發展納入GAPC之中,成為工程師必備的素養。上週在台中舉辦的IEAM,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會被認為是近年來非常成功的一次,我們都要感謝IEETCIE的同仁。)

 

          台中舉辦的IEAM沒有結論,大家交換了意見。不過從討論中我認為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          今天大家談永續發展,都引用聯合國的 永續發展目標 (SDGs)”,但是SDGs是否適合任何地區、任何行業,做為永續發展的唯一標竿?

 

-          如果大家都接受SDGs,我們又是從哪個角度看SDGs?國際工程組織,如WFEO,他們強調的是SDGs 4, 16,17,那是優質教育,和平正義和多元夥伴。有的國家則把重點放在加強自然科學的教育:物理、化學、和生物。

 

-          對於執業的工程師,我們要求的門檻在哪裡?是有完整健全的概念?還是要看到實務中的成果?

 

SDGs的目標年是2030,眼看是達不到了!但是永續發展卻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議題。IEAGAPC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也衷心期望我們年底能制定出我們自己的GAPC,讓台灣的工程師都能具備永續發展的正確認識和基本技能,在專業上做出貢獻!

 

#IEA #SustainableDevelopment #GraduatesAttributesProfessionalCompetence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

(永續發展:4)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悲天憫人 永續發展

 

    今天我們很多人談永續發展,想到的就是節能、減碳、環境保護…,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不清楚為什麼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會有消滅貧窮、消除飢餓、有品質的教育…這些項目。如果看了“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 出版20年後,原書作者Donella Meadows, Dennis Meadows, Jorgen Randers出版的”Beyond the Limits: Confronting Global Collapse, 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就可以看出端倪。

 

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個有用的方法來成就永續發展,他們都是有深厚科技背景的專家。他們認為這五個努力方向,雖不是推動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但卻是一個社會想要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特性,但是提出的時候非常猶豫,因為一般人期待他們提出的是和科學技術相關的解決方案,但是在縝密思考之後,他們所提出的卻是深刻的人文關懷。他們引用了羅馬俱樂部 (Club of Rome) 創辦人Aurelio Peccei的一段話來說明這個觀點:

 

“The humanism consonant with our epoch must replace and reverse principles and norms that we have heretofore regarded as untouchable… it must encourage the rise of a new value systems to redress our inner balance, and of new spiritual, ethical, philosophical, social, political, aesthetic, and artistic motivations to fill the emptiness of our life; it must be capable of restoring within us … love, friendship, understanding, solidarity, a spirit of sacrifice, conviviality…”

 

這三位作者提出的建議是:懷抱願景 (Visioning),建立網絡 (Networking),說出真話 (Truth-Telling),認真學習 (Learning),和發揮愛心 (Loving)

 

-          懷抱願景:  懷抱願景是在心中形成真正想望事物的圖像,讓心思集中在最美好,最振奮人心與最有價值的想法。有趣的是, Netflix推出了一部介紹 Arnold Schwarzenegger的紀錄片”Arnold”,一開始他講的正是visioning,非常生動的表達了幾乎和這裡完全一致的想法。

 

-          建立網絡: 今天和1992年的網路世界大不相同,我們有了更好的工具和基礎設施來建立網絡。

 

-          說出真話:  R. Buckminster Fuller (請參閱Blogger中的地球 -沒有操作手冊的太空船”, 05/24/23) 說的很明白: “All of humanity is in peril, if each one of us does not dare, now and henceforth, always to tell only the truth and all the truth, and to do so promptly – right now.”

-          認真學習:  學習不只是吸收新知,更意味著我們要實踐,以謙虛的態度,嘗試新事物,蒐集我們行動的成果,不斷調整改進。

 

-          發揮愛心:  經濟學家Keynes1932年就說過:”Thus the … day is not far off when the Economic Problem will take the back seat where it belongs, and the arena of heart and head will be occupied… by our real problems of life and of human relations, of creation and behavior and religion”.

 

本著愛心和同情心,群策群力,開創未來,才是正途。

 

 

#成長的極限 #永續發展目標 #LimitsToGrowth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urelioPeccei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

(永續發展:3)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發展脈絡


 

    葉欣誠教授在他的“理解ESG與企業永續的核心意涵”(月旦,July 2022)文章一開始就講 ESG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文章中也提到 SDG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完全同意葉教授的看法,只有從20世紀的環境運動、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發展倡議談起,我們才能透過發展脈絡了解ESGCSRSDGs所代表的真正意涵

 

    一般都認為Rachel Carson 1962出版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開啟了生態意識的萌芽,喚醒了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懷。在這之前,Howard Bowen 1953出版了“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在這之後,R. Buckminster Fuller 1969出版了 ”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

 

          但是從“寂靜的春天”引起環境意識的啟蒙,終究要到了1972出版的“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 才真正的落實並且受到更廣泛的重視。“成長的極限”並沒有用到永續這個字,書中這個概念用的是“平衡狀態”(equilibrium )。直到 1987 聯合國的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這個委員會因其領導人挪威前總理Bruntland 普遍被稱為布倫特蘭委員會) 才用了“永續”(Sustainability) 這個名詞。2015 聯合國發表了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

 

“成長的極限”是Donella Meadows, Dennis Meadows, Jorgen Randers William Behrens III MIT根據 System Dynamics發展出來的World3 模型模擬的結果所撰寫的一本書。這本書不只是在談天然資源的有限,環境保護的重要,其實是“思想、生活方式、政經社會、國際互動的另一次革命”(南方朔,“成長的極限:三十週年最新增訂版”序,2007)。今天我們很多人看ESGSDGs想到的都是環保、節能、減碳…,很多人不知道或是不清楚為什麼SDGs會有消滅貧窮、消除飢餓、有品質的教育…這些項目。如果看了“成長的極限”,就可以看出端倪。

 

千萬不要把“成長的極限”看做只是電腦模擬結果的呈現,裡面有深刻的思考與反省,更可貴的是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SDGs是目標,“成長的極限”更提出了五個努力的方向:

 

-          懷抱願景 (Visioning)

-          建立網絡 (Networking)

-          說出真話 (Truth-Telling)

-          認真學習 (Learning)

-          發揮愛心 (Loving)

 

時代可能變了,目標沒有改變。努力的方式可能變了,基本的原則依然適用。

 

 

#成長的極限 #永續發展目標 #RachelCarson # SilentSpring #Sustainability #DonellaMeadows #DennisMeadows #LimitsToGrowth

 

(這裡的所有文章都留存於Blogger中的「專業人士的自我修練」)

(永續發展:2)

永續發展不只是環保節能!

        很多人一談到永續發展就想到 環境保護、節能減碳,事實上 永續發展涵蓋之廣,牽涉之多,遠不止於此,看看聯合國在 2015 年推出的 17 項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就可以知道。    ...